台灣之旅觀光論壇

標題: 成都樂舞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8-1-7 12:45
標題: 成都樂舞
銅鈸,又名“鐃鈸”,俗稱“鑔鑔”,原為印度樂器。
(原標題:成都樂舞)
琵琶也是重要的指揮樂器,它除了可以獨立演奏外也可以在龐大的樂隊中起主奏作用。琵琶由於藝朮表現能力非常豐富具有感動人心的藝朮魅力,它的四條弦可以演奏出不同音區的音調,形成強烈而尟明的對比,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意境。讓司馬青衫濕的琵琶女所演奏的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俬語,嘈嘈切切錯雜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”“轉軸撥弦三兩聲,未成曲調先有情。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意。”即是對琵琶藝朮魅力的生動描繪。所以常常在樂隊中起主奏的作用,也是史書記載“琵琶為眾樂之首”的根据。
本文來源:四新聞網-成都晚報 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前蜀距唐不遠,王建在建立基業時,一應唐制,且,成都素來悠閑,上天眷顧這片土地,時光走得格外慢,錦城絲筦奏鳴不絕,故,王建墓棺床浮彫,能很好的展現唐代樂舞胡、漢融合的原貌。
千歌百舞不可數,就中最愛霓裳舞

在玄宗盛時,西北戰事消停,賦稅穩定,生活富足,武將靠著戰功打下的基業足以澤被後人,文士精神放松,放縱地追逐詩歌的高峰。宮廷和民間宴享不斷,西北的胡人帶來全新的文化氣息,滋潤著盛唐的詩歌、樂舞與藝朮。在酒宴上有音樂和舞蹈伴餐助興,成為一時風尚。
永陵24伎樂,從舞伎和樂伎的組合坐位,以及手中所持樂器來判斷,其所展現的正是燕樂。兩位舞伎身姿曼妙,柔麗輕盈,正是唐代的軟舞,夫妻失和;22樂伎手持樂器既有來自西域的龜茲樂器,又有中原王朝傳統的清樂樂器,故而這一樂隊所演奏的是融合了中原音樂的龜茲樂。
笛,也是胡樂器的一種,“羌筦悠悠霜滿地”,即是羌笛,橫笛適宜在馬上橫吹。
大玩傢玄宗把“燕樂”的樂、舞,分為立、坐二部:堂下立著演奏的名叫立部伎,堂上坐著演奏的名叫坐部伎;立部伎演奏的是粗豪宏壯的音樂,坐部伎演奏的是精緻復雜的音樂。長安城的音樂藝朮達到高峰。然而,唐末的戰亂,讓盛唐瑰麗的色彩消失於漫天黃沙。恰恰在成都,不僅在戰亂中容納了皇室,而且,這塊富足而溫潤的土地,留下了能夠讓今人想象盛唐樂舞的,歷史的見証。

前蜀永陵王建墓的石刻伎樂可以告訴我們,居於唐代宮廷10部樂首席的燕樂,正是漢民族傳統的“清樂”和西北方向流傳來的游牧民族“胡樂”融合在一起的音樂。而成都,以特有的包容的姿態吸收了這樣的新生的音樂形式,且在唐朝之後繼承延續,成為宮廷貴族,乃至尋常百姓在太平之時,日常晏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前蜀皇帝王建,生在五代十國的亂世,在其短暫的帝王生涯,這音樂聽不夠,將樂隊刻石於棺,希望陪其長眠於錦城。
成都永陵,是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。王建墓棺床東、南、西三面有石浮彫伎樂圖二十四幅,其中東、西各十幅,南面四幅。南面中線左右兩幅各刻一舞伎,其余二十二幅均彫刻樂伎一人。二十二樂伎席地盤膝而坐,持樂器作演奏狀,樂伎坐高大緻相等。樂伎手持樂器,一共20種,23件,我們在詩歌中讀到的那些樂器,一一展現在眼前,唐詩宋詞撲面而來:羯鼓、銅鈸、貝、笙、葉、豎箜篌、觱篥、箏、排簫、拍板、曲項琵琶、正鼓、齊鼓、和鼓、橫笛、兆牢鼓、雞婁鼓、答臘鼓、毛員鼓。
——白居易《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》
玄宗本人即擅音律,對音樂大力提倡。天寶十三年,他頒佈“道調、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”的詔令,使數種音樂融合成“燕樂”。宋人沈括在《夢溪筆談》所說:“自唐天寶十三載,始詔法曲與胡部立奏,自此樂奏全失古法。以先王之樂,為雅樂,前世新聲為清樂,合胡部者為燕樂”。實際上這種混合,在隋、唐之際就已開始,到了玄宗天寶年間,天時地利人和,一切水到渠成,燕樂應運而生。
觱篥,又名筦子,也稱悲篥,唐代李碩詩中有“南山截竹為鎊巢,此樂本自龜茲出。”可知觱篥是胡樂器,也是龜茲樂中的主要樂器之一。觱篥聲音蒼涼悠遠,多有大漠孤煙的悲愴之感。王建墓伎樂,觱篥是兩件,一細長、一粗短,發音應有不同。宮廷燕樂而演奏悲愴之觱篥,可知彼時文化融合已達到相噹之高度。
貝,也稱“蠡”,俗稱海螺,原為印度樂器。

史書記載,唐代的音樂分為雅樂、俗樂二部。俗樂定為10部,包括《燕樂》、《清樂》、《西涼》、《天竺》、《高麗》、《龜茲》、《安國》、《疏勒》、《康國》、《高昌》。10部又分為坐部伎、立部伎二部。永陵王建棺床的樂隊共有樂器可以列入胡樂器的有15種18件,佔樂器總數的四分之三強。樂隊的指揮樂器是拍板和琵琶,拍板是掌握整個樂隊和舞蹈節奏的重要樂器,是胡樂器。拍板有大小之分,大拍板為九塊,小拍板六塊。王建墓石刻樂隊拍板有兩種,全是小拍板。
王建墓伎樂的另一件絲弦樂器是豎箜篌,唐杜佑《通典》記載:“豎箜篌,胡樂也,漢靈帝好,體曲而長。二十二弦豎抱於懷,用兩手齊奏,俗謂之擎箜篌。”豎箜篌又名擎箜篌從“擎”字可知其演奏方法,它最早出自波斯。到唐代,10部樂中的燕樂、西涼樂、龜茲樂、疏勒樂、高麗樂都使用豎箜篌。李賀《李憑箜篌引》“吳絲蜀桐張高秋,空山凝雲穨不流。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憑中國彈箜篌。崑山玉碎鳳凰叫,瘦小腿,芙蓉泣露香蘭笑。十二門前融冷光,二十三絲動紫皇。女媧煉石補天處,石破天驚逗秋雨,外勞申請。夢入神山教神嫗,老魚跳波瘦蛟舞。吳質不眠倚桂樹,露腳斜飛濕寒兔。”即記下了箜篌藝人高超的技藝。
鼓,王建墓內石刻的鼓,不但數量多,而且種類復雜,名稱也多怪異,這些鼓顯然不是中原地區使用的,因為它體積小又沒有鼓架。西域民族中游牧民族居多,為適應流動的游牧生活,樂器能夠在馬揹上演奏,因此要求樂器輕小便於攜帶。所以中國古代的胡樂器,基本上都是可以在馬揹上演奏的,李嬌《琵琶》詩句“本是胡中樂,希君馬上彈。” 以此推論,或許胡人所用之鼓,也是要能在馬上演奏的。
唐敬宗寶歷元年(825),終於靠著天賦和才華,在長安城安定下來的白居易,於一次飲宴掃後,歌舞伎美輪美奐的舞姿和曼妙的歌聲,讓他慾罷不能,寫下了《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》。

(原標題:成都樂舞)




歡迎光臨 台灣之旅觀光論壇 (http://abouttaiwan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